《2025版三年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精华笔记解析》
一、课程背景

《2025版三年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》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课,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韵味,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。本节课选取了三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,分别为唐代诗人王之涣的《登鹳雀楼》、唐代诗人孟浩然的《春晓》和宋代诗人苏轼的《题西林壁》。下面,我们就对这三首古诗进行深入解析。
二、古诗三首精华笔记解析
1.《登鹳雀楼》
(1)作者简介
王之涣,唐代诗人,字仲宣,号少伯。其诗以豪放、清新、意境深远著称。
(2)诗歌赏析
《登鹳雀楼》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,感慨万千的情景。首句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”写出了诗人站在鹳雀楼上,看到的壮丽景色。次句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”表达了诗人想要攀登更高处,一睹天下风光的愿望。全诗意境开阔,寓意深刻。
(3)精华笔记
- 白日依山尽:太阳落山,天空一片金黄。
- 黄河入海流:黄河奔腾不息,最终汇入大海。
- 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:想要看得更远,就要不断攀登。
2.《春晓》
(1)作者简介
孟浩然,唐代诗人,字浩然,号孟山人。其诗以清新、淡雅、意境深远著称。
(2)诗歌赏析
《春晓》描绘了春天清晨的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。首句“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”写出了春天清晨,鸟儿欢快的叫声。次句“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”描绘了春夜风雨交加,花儿飘落的情景。全诗意境优美,充满诗意。
(3)精华笔记
- 春眠不觉晓:春天来临,人们睡得香甜,不知不觉中天已大亮。
- 处处闻啼鸟:春天,鸟儿欢快地歌唱,处处可闻。
- 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:春夜风雨交加,花儿飘落,让人感慨万千。
3.《题西林壁》
(1)作者简介
苏轼,宋代文学家、书画家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其诗以豪放、清新、意境深远著称。
(2)诗歌赏析
《题西林壁》描绘了诗人游览西林壁时的所见所感。首句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”写出了西林壁的奇特景象。次句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赞美,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局限性。
(3)精华笔记
- 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:从不同角度看,山峦起伏,形态各异。
- 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:只看到庐山的一部分,却无法全面了解其真实面貌。
三、总结
通过对《2025版三年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》的深入解析,我们了解了三首古诗的背景、作者及诗歌赏析。这些古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,而且寓意深刻,值得我们反复品味。在今后的学习中,我们要注重积累古诗知识,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。